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加强台联会会务建设和功能发挥,促进台联会的交流互动。3月16至17日,中山阳江两地台联会开展“两岸一家亲 融合促发展”主题交流活动。
红色之行,感悟红旗精神
阳西县儒洞镇边海农业合作社于1952年建社,是省第一批农业合作社,是“边海红旗”精神的发源地。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写下按语:“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它领导群众做了许多英勇的斗争,获得了群众的拥护。”两地台联会会员来到边海红色展馆,仔细倾听解说员讲解,认真了解边海村人民的奋斗历史,观看拦河筑坝的模拟场景,感受边海村党支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精神。走进边海村,大家深入了解“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发展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也见证了台胞积极参与边海村养殖业、种植业、浅海捕捞业“三驾马车”并驱的新发展模式。
文化之行,厚植历史自信
七贤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最初是古老的太平驿站和纪念抗倭英烈的忠勇祠。乾隆年间,地方绅耆重修忠勇祠,并捐建了一个书院,内设有七贤祠,纪念唐宋时期曾途经太平驿城的李德裕、寇准、苏轼、苏辙、秦观、赵鼎、胡诠等七位贤臣。在七贤书院,两地台联会会员仔细聆听明清时期阳西抗倭的英勇历史,也深入领略七贤的人文风采,领悟阳江市“敬勇尚贤”的历史底蕴。在书院古朴典雅、学养深厚的氛围浸润下,两地台联会举办了“读历史,颂党恩”朗诵励志会,通过结合个人阅历精选书籍、古诗词、历史故事等现场朗诵分享,以饱满的情感诠释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丝路之行,增进交流交融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历史文献明确记载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转运港的地位,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两地台联会会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对“南海一号”的挖掘及考古工作赞不绝口。大家纷纷表示,阳江市坚持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类交流交往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厚植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基。
献计之行,助力两地高质量发展
参观结束后,两地台联会举办“两岸一家亲,融合促发展”主题座谈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要进一步提升台联会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台联会“联谊”“搭桥”和“服务”作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地方故事。要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双向沟通联系工作,更好地推动台商台资投资家乡、落户家乡。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为加快中山阳江两地现代化建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