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星期二
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海外联谊会本会常务理事李旷怡:香港抗疫前线的坚毅身影
时间:2022-04-05

抗疫两年多,在市民有需要的地方,总能见到他的身影。香港暴发第一波疫情时,他四处寻求幼童口罩无果,决定自掏腰包在内地包下一整条生产线,让幼童能戴上合适尺寸的口罩;如今有市民被困家中缺物资,他参与组建爱心车队,挨家挨户派送,市民家住13楼,他照样爬,无怨言,只有谈起错过女儿学会行第一步时,才流露出遗憾的神情。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香港中山青年协会副主席李旷怡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说︰“我们义工想尽力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市民也同样想在这危险时候尽力保护义工不受感染,这份心意让我觉得,做义工很值得。”

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管理家族生意的李旷怡难以阻止整个生意链受到极大冲击,但这并未抹去他服务社会的想法。两年前疫情初现,市面上口罩价格居高不下,他四处搜罗口罩送给基层家庭,并得知很多妈妈反映口罩大小不适合幼童,寻找幼童口罩无果的他便萌生出自己开生产线的念头。

幼童口罩生产时物料损耗大、成本高,很多厂家不愿意做,李旷怡担心幼童的安全,在内地一间厂家包下一条幼童口罩生产线,并带了近60万个适合幼童的口罩回香港捐给地区社团,向有需要的家庭派发。

“我始终记得爷爷、奶奶从小的教诲‘有能力就要帮助社会’,还有父母的言传身教。”香港疫情起起伏伏,不变的是李旷怡助人的热心。今年2月中下旬,香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数愈来愈多。李旷怡立即参与组建爱心车队运送物资、接送人员,并将其公司场地当作临时物资仓,方便队友拿取物资。

他坦言,大家对物流并不熟悉,刚开始车队的运作混乱,但大家每日都会反思、检查不足之处、马上改进,让运作渐渐顺利。

只要社会有需要,车队的行动就不能停歇,因用酒精搓手次数太频繁,他的双手开始过敏,甚至戴不了手套,而李旷怡只说︰“我们都想多努力一点,希望能够早一日战胜疫情。”

他牺牲的不只自己的一双手,还有与刚满一岁的女儿相处的时间。做义工终究有被感染的风险,李旷怡每天回家后都会进行自我隔离,没有靠近女儿。谈到这里,他终于难掩遗憾︰“错过了女儿学会走第一步的重要时刻。”

不过,他非常感恩家人的支持让他能坚持做义工,而太太亦经常提醒他要做好防护。

有一次要给住在13层的住户送物资,李旷怡中途累到瘫坐在楼梯间,起雾的面罩已令他看不清楼梯,却又不敢摘下,只能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向上走,终于把物资送达。

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收到物资的市民看我满头大汗,都说要请我到家中饮些水,我能看到他们眼中的感激;还有几户家庭不幸全家被感染,在电话沟通时讲了很多感激的话,交代好物资摆放位置,担心我受感染。这些市民的感激之情和想要保护义工的心意,让我觉得做义工是值得的,也令我更有冲劲!”

上周四,他在香港九龙城包装“防疫服务包”,并整理搬运装有服务包的箱子,朝九晚六的搬运令他腰部受损,但后续物资派发仍需要人手,于是他继续马不停蹄地在九龙塘、深水埗、佐敦等地向“三无大厦”的住户派发服务包。

李旷怡表示,现在见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来包装和派发物资,见到了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齐心和决心,也让他对香港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充满了信心。

微信图片_202204111442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