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街道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促进政商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在新时代奋进征程上奋力书写统战新答卷。
一、增进共识,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南区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加强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一是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专题会议,把统战工作放在党工委和办事处议事决策的重要位置。二是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党工委书记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不断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统战队伍。按季度召开统一战线研讨会,专题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二、完善载体,着力打造海内外同胞温暖家园
(一)以侨为“桥”,积极建设服务阵地。不断推进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全方位服务侨界群众,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这十年,南区街道先后建设了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港澳同胞服务中心、星级侨胞之家、南区街道国际青年科创谷等阵地,荣获了全国侨联先进组织、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广东侨界人文社区、广东省“侨之家”、中山市首批星级侨胞之家等称号。
(二)转化价值,加速实现侨房保育活化。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持续开展侨房的保育活化工作。一是开展侨房普查工作,通过登记造册为保育开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多管齐下保育侨房。南区街道设立侨房保育项目资金,自主保育侨房20间,含危险侨房2间。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引入社会资金共同保护侨房,由社会团体、个人自主保育的侨房达65间,另有7座碉楼成功纳入不可移动文物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是利用科技讲好侨的故事。分别在南区曹边村、寮后村、北台村、沙涌村选取数十座侨房建筑量身定制ID,游客扫码即可通过智慧语音导览播放侨房的历史故事。四是开展“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深度挖掘侨文化。邀请暨南大学教授走访、调研,深挖侨房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美学价值、文化内涵,培养海外侨胞和本地居民对历史建筑的归属感和认知感。
(三)精耕细作,推动华侨文化传承。一是投入财政资金420万建成南区方志馆,生动展示南区地情与地貌、历史与现状、政治与经济、侨情与文化等情况。南区方志馆先后接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等200多个参观团体,参观人数超十万人次,弘扬了南区华侨的奋斗精神,传承了侨乡文化。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武器”,讲好侨乡南区故事。每年按季度出版《良都侨刊》广泛传播海内外,讲述南区街道时事政策、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宣传等美好情况,凝聚侨心侨志。先后出版《南区余韵》《良都风物》《良都人物》《行思良都》《同心筑梦》《近代中国百货业先驱——上海四大公司档案汇编》等书籍,全方位梳理南区华侨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深挖南区街道华侨文化底蕴,激发侨界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动情书写“乡愁赋”,讴歌华人华侨浓厚热烈的爱乡之情。
(四)振兴侨村,塑造“侨乡南区”文化品牌。一是深挖北台村空军英雄抗日历史,盘活杨仙逸故居、杨氏宗祠、供销社等历史建筑,串珠成链打造北台空军抗日爱国基地,形成文化独特品牌。二是打造以爱国华侨马应彪家族为品牌的华侨历史文化街区,以南源堂、沙涌学校、沙涌幼儿园、恩重堂等历史建筑为标志,盘活周边空置侨房,建成爱国侨史侨情教育活动阵地。三是升级改造沙田村安下街圆形碉楼,打造南区首座以碉楼为活动阵地的党群服务站、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更加立体的服务阵地丰富侨乡文化血肉,塑造更多触发乡愁、联结乡亲的文化符号。
(五)厚植乡情,凝心聚力暖侨心。加强与重点乡亲、社团及港澳青年的联系沟通,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通过举办品荔、寻根等活动,进一步联络乡亲,凝聚乡情。举办“承前启后 未来领袖”中(山)港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两地青少年友好往来。
三、把准方向,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
(一)健全网络,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宗教工作“三级网络”,落实常态化巡查工作。持续开展宗教政策宣传月活动,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宗教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着力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坚持主线,夯实民族团结稳定基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紧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是建立干部联系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制度,定期开展走访工作,共走访少数民族代表人士210人次,开展节日慰问20次。二是寓民族团结宣传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营造民族和谐浓厚氛围,拓宽民族工作宣传面,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四、高效服务,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平台,推动湾区合作交流。打造首批“南粤侨创基地”南区科创谷,留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借助平台资源,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病理前沿学术研讨会、2020华商南粤行、国际青年创客节、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等盛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截至目前,基地进驻项目有40个,年营业收入达1688.30万元。青年初创企业达到25家,港澳项目团队占7个,占基地总项目的25%。通过与省侨界海归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海归国际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驿站”分点,搭建交流创业平台,吸引爱国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投资兴业、建设家乡。
(二)加强联系,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提升工作实效。一是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税务座谈会共28次,构造“亲”和“清”政商关系。二是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动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捐款捐物近1650万元。
十年来,南区街道统一战线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南区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适应统一战线形势变化,不断提升统战工作能力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