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中山市委统战部、中山市司法局、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指导,中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中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中山市律师协会、中山市城市更新协会主办的“共赢工改新征程 共享湾区大发展”——2022年中山市“工改”论坛如期举办。各界代表通过思维碰撞共话“工改”新形势,共谋“工改”新路径。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改”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晖东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城市发展与企业发展、个人发展“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在推进“工改”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方主体诉求不一的情况,本次论坛就为政企之间、企企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工改”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晖东:“‘工改’仅凭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各企业家、社会资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了解、关心、支持‘工改’。只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只要有利于‘工改’工作,只要有利于激发社会民间积极性的,就大胆提出来。”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工改”一线人员、法律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各嘉宾汇聚一堂,共话共谋“工改”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路径。
小榄镇绩东二股联社副社长张全辉以粤深智谷项目为案例作分享,他现场算了一笔“经济账”,“打个比方,第一期我们改了53亩,可以实现2亿的资产增值。第二期改完后将再增加3亿左右资产增值,总共5亿。而且3.5容积率的改造等于我们原来旧厂房5倍的提升,股东从原来反对质疑变成积极要求改。”
目前中山,很多“工改”项目已经顺利推进,但也有项目因为各种纠纷遭遇瓶颈,如何在利益冲突中达到平衡成为关键。中山市知联会副会长、中山市新阶联理事、中山律协房建委主任王旗:“对于争议的解决我们建议构建一个多元争议解决机制,首先是公众参与,包括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提建议的权利等。纠纷最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还有行政介入,包括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和司法作为定纷止争的方式,也是兜底的解决机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面临可开发土地紧缺问题的深圳,是如何应对这一棘手难题的?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淮文斌,从四大方面出发交流了存量时代中深圳盘活低效产业空间的做法与经验。“深圳特有的土地结构和利用效率使得工业用地成为完善城市各项功能的核心空间资源,从早期自下而上主导到现阶段加强自上而下引导的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以规模保障、分区划定、集群指引为主的实施思路。在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深圳逐步形成了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工改工’城市更新、产业空间提容和园区综合整治四大路径。”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项目审批科科长黄于乔特别提醒,“工改”对中山的未来至关重要,政府希望推动更多主体广泛参与“工改”工作,也希望各方主体能尽快行动起来。“现在政策有专门针对村企合作的,有专门针对企业自改的,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政府收储的。现阶段很多政策的优惠幅度非常大,未来会逐年退坡。如果说坚定了‘工改’的信心,希望还是尽快尽早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