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星期二
中山市工商联:坚持智能化转型升级 推动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2-07

近年来,我市加快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智能 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 步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现象仍普遍存在。二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 合发展有待深化。三是缺乏全链条全景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四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支持力度亟待加大。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打造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地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引领,在成立中山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办公室的基础上,设立工作专班,建立数字专员制度。构建由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商协会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数字化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完善政策支持,针对设备互联、流程再造、场景建设等不同类别(项目)实行差别化政策补贴。搭建产业数字金融平台,成立专项基金,创新“数字化券”+“数字贷”联动支持。建设数字化人才培育基地,培育数字化专业技能人才。建设中山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中心,打造高质量产业数字化综合体和中山“数智谷”。

二、深化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建设竞争力强的数字产业集群

加快完善5G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适度超前布局未来网络设施,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和集成创新,强化硬件支撑。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平台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平台和行业“数据大脑”。实施“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无人工厂(未来工厂、灯塔工厂)建设。实施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能力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重塑业务模式、技术范式和组织方式。围绕我市生物医药、光电光学、智能家电、五金锁具、灯饰光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以“一链一图一方案”的方式,制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线图,部署实施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以“数字+”“设计+”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项目。加快新兴产业数字化进程,主动对接广深港世界级数字化资源,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空间。

三、加快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数字产业园区

依托“工改”打造优质产业空间,统筹建设现代工业集聚区、主题产业园区、高端数字化园区,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拓链。构建园区数字化服务平台,推进园区网络升级优化,对园区生产、仓储、物流、能耗监控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制定建设导则和改造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数字产业园区,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孵化、培育为主导方向,推动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入驻。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建设数字终端制造集聚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集聚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新型智慧园区、区块链+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园,培育产业数字化集聚示范区。

四、构建数字化协同发展企业梯队,打造数字生态共同体

实施数字化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支持行业头部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化平台,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鼓励商协会搭建行业数字化平台,如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数字化贸易及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谋划成立中山市数字经济联合会(或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会、数字产业协会),打造“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生态型”数字经济品牌组织。建设企业数字化资源库,推进共享设计、共享制造、共享仓储等。选定部分镇街作为试点,组建产业联合体生态组织,带动集群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