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星期二
国家安全 全民守护
时间:2022-04-15

任何时候

国家安全都是老百姓最稳的幸福

今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正当其时。放眼当今世界,随着“东升西降”世界格局加速演化,国际局势更加变幻莫测,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中既有的各种矛盾,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也让国家安全的风险随时“潜伏”在看似平常的社会生活中。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拥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信心,我们才能以众志成城之力抵挡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有国才有家,国安家才安。

今天,让我们再次全面深刻认识国家安全,继续绷紧捍卫国家安全之弦,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保持战略定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

公民需要知道的国家安全知识之“大与小”

国家安全“高高在上”,国家安全又“关乎寻常”

国家安全之“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的大安全理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安全的范畴也从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生物、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国家安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640.jpg

国家安全之“小”,是指国家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些人认为国家安全过于宏大,与己无关。其实,国家安全不仅人人有责,而且人人有份。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个人信息安全……都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也可能会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漏洞。比如,朋友圈晒图,可能无意间暴露重要设施信息;行业数据不经意间随口说可能被“有心人”捕捉到。

生活中应警惕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作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电话:12339

国家之安,人民至上。国家安全的真正实现有赖于人人参与、人人可为。让我们一起行动,勇当国家安全的捍卫者。愿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