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于5月25日在广州胜利闭幕。中山市统一战线各界深入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反响热烈。
华侨华人、侨商代表
荣誉市民、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永久荣誉会长、市侨资企业商会会长、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古润金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报告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这将给中山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作为扎根中山发展的侨资企业,完美公司将紧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当中。我们将深耕大健康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发挥完美生科院平台作用,促进人才集聚和交流;将坚定走好智能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中山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挥企业的担当作为。完美公司将组织企业骨干和员工,认真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紧扣省党代会确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广东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山未来五年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走好完美的赶考之路,做出侨资企业应有贡献。
荣誉市民、哥伦比亚华侨华人联谊会主席
徐铭添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在海外侨界引起很大反响,在美洲地区的中山侨胞们更是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加上港深澳湾区通道的历史机遇,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一体发展作为突破口,是中山的重大优势!作为海外中山人在异邦我们要讲好“中山故事”,更希望发挥中山市侨乡的各种独特优势,与世界各国接轨共同发展使家乡更加璀璨辉煌!
荣誉市民、市侨资企业商会执行会长、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
蔡国赞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是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区主义现代化的新里程,会议全面提出未来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特别兴奋看到大会提出发展粤港澳综合优势,打造囯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位置,香港是囯际化城市,我作为香港乡亲和在中山投资教育事业的侨商,可以发挥香港和中山的互补优势,共同推进中山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中山创业发展,把中山建设成宜居、宜创业的美丽湾区城市。
港区中山市政协委员、市侨资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山雅特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锦雄
省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是对中山发展极大的推动和支持,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中山的关心和厚爱。中山应把握这一机遇,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只要政府、企业和人民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能完成光荣使命。
港澳人士
港区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山社团总会副主席、香港中山青年协会主席
林至颖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支持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推动翠亨新区等特色平台建设一并写入报告,作为中山籍香港乡亲,感到深受鼓舞。相信这个新定位既能为中山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更大的动力和更高的水平,还将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为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带来新动能和新机会。中山有广大港澳台侨网络的独特优势,并具备深厚的孙中山文化资源,相信这个新定位也有助吸引港澳台侨胞回乡投资兴业。我认为接下来需要加快推动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鉴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在改革开放的经验,制度上创新行政审批、提高服务企业效能,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提升民营经济服务水平,便利外资及港澳人才在中山创业投资;二是努力建设湾区人才高地,为人才留在中山提供更大诱因;三是藉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之机,凸显翠亨新区作为中山参与湾区建设重要特色平台、深中通道连接中山端的桥头堡这一定位,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重视与深圳产业的优势互补,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如中医药、互联网、自动化制造、特色金融等;四是加强与香港合作,利用香港国际贸易会展金融中心的优势,加强中山对外合作招商。
澳区中山市政协常委、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副会长、中山安信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子天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饱满热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省委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任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汇集全省创新力量从实质上推进中山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作用,强化中山与珠江西岸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结合的桥头堡作用,助力中山崛起。中山可以借助这个重要平台,加快低效工业园区改造,优化营商环境,铸牢东承西接的主阵地,把东承西接所需的一系列基础设施要素、经济要素在这个试验区中实现,实现新发展。
港区中山市政协委员、香港中山青年协会荣誉会长、中山柯森家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继铭
省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对中山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这有利于推动中山进一步完善粤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及制订各项便利举措,从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的积极性。中山市要优化并落实创业补贴政策,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港澳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补助,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实习就业等扶持,助推港澳青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和推进联谊交流、人才政策、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措施,为在中山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搭建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港区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潘洪辉
此次报告明确我们要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我省建设的创新举措等。报告提出我省要作为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引擎,助力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中山在广东拥有地理优势,同时是大湾区的中心点,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创新有一定的成绩,报告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全力做好中山的创新建设和加快推动大湾区深度合作区域建设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澳区中山市政协委员、澳门中山青年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山市原石广告有限公司创办人、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冯家兴
省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任务,体现了省委对中山的期望。未来30年珠江口东西两岸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山应紧抓此次机遇,找到突破口,学习借鉴深圳等湾区城市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文创、文娱、文旅行业发展,强化文化旅游城市标签;做好“六大协同”,在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规划等六大方向,为自身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找准定位,建设融合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要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产业协同联动,更离不开人才互联互通,期望通过“中山国际棒球小镇”国家特色小镇项目,积极承办各项国家级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建立湾区乃至全国职业棒球垒球联赛,高度聚集湾区的体育人才,带动场馆以及城市周边经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