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13日,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美新率队赴澳门交流,先后拜会澳门中联办、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澳门科技大学,并与部分重点代表人士进行深入交流,推动两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携手澳门优质资源服务中山高质量发展。这是2月6日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后,中山首个赴澳门的市级访问团。中山市商务局局长黄识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戴湘及相关人员参加交流活动。
经贸互联 共享对外开放新机遇
澳门目前正致力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利用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之间“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为海内外投资者及客商拓展更多商机。在与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的座谈交流中,中山访问团介绍,中山今年出台《2023年“百展千企”拓市场扶持政策》,鼓励并扶持企业通过赴境外参展等方式拓展市场,希望能够借助澳门平台推动更多中山企业“走出去”,加快对葡语系国家市场的开发。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黄善文表示,中山提出的想法与该局发展方向十分契合,会展业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更是促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力量,非常欢迎中山的企业到澳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侨光集团董事长王世民在中山办厂多年。他认为,中山作为知名侨乡,拥有丰富的港澳台侨资源,一方面要用好侨商招商网络,以点带面拓展对外招商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已在中山投资的港澳台侨企业的服务工作,坚定他们在中山投资的信心。
产业互融 共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澳区全国政协原常务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泽云,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澳门科技大学校董、澳门中山石岐联谊会会长苏香玫,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谭广亨提出,澳门科技大学目前在生物学、医学、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均已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而研究成果转化正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支持配合。中山在健康医药等方面有较好基础,希望今后通过更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在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落地的同时,助力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澳门特区政府近期不断出台就业方面政策,推动澳门青年前往大湾区创业创新,这将为澳门科技大学向中山输送优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项目带人才,人才推项目,确保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青年互通 共商长效合作新方向
中山与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长期以来各领域交流活动有序开展。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澳门青年主动走向其他湾区城市。澳门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吴辉表示,中山在澳门同乡社团建设方面一直给予很大的支持力度,在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希望通过社团带动更多青年乡亲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探讨长期合作项目,从“小切口”写“大文章”,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山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阮建昆,澳门中山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冯小龙、会长郑志强等表示,在疫情之前,该会定期组织澳门青年回乡交流。今后,希望继续发挥“双重作用”,配合家乡党委、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尤其为青年委员作出好的示范,更希望与相关部门建立互访机制,通过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家乡新发展、新政策,对外做好宣传,并继续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参谋作用。
刘美新在多场交流座谈中指出,中山今年将坚持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积极参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以“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开启中山高质量大发展的新起跑线。当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在望,南中城际开工建设在即,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区位优势凸显。在本次访问交流中,了解到澳门在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中也急切地需要与湾区城市建立更紧密合作,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欢迎澳门企业、澳门乡亲、澳门青年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加强与中山等湾区城市的交流交融,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促进互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