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山市社会力量协作专班由市委统战部牵头联合市委台办、市委、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国资委以及工青妇等群团单位,发动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企业家等各界力量,凝聚成协作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磅礴力量,已在全市形成各类结对帮扶项目逾450个。
充分发挥党外人士“新型智库”优势
我市统战部门利用好党外人士智力密集的突出优势,引导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围绕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当好党委政府的好参谋、好帮手。
“2023年中山市两会期间,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共提交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60件,涵盖乡村振兴、治水、工改”等多项内容。”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各民主党派启动《中山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的对策研究》联合调研及《关于加快旧城镇旧村庄改造助力创建文明城市的建议》等重点调研。在全市统一战线举办“我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共收集党外人士意见建议500多篇,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提出“金点子”。用好党外人士意见建议“直通车”制度等,编发一批建言献策信息,为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发动统一战线成员和群团英才组建201人“百千万工程”社会力量人才库,组织规划设计领域专家学者和具有“工改”经验的统战干部入村开展调研献策。专班创新发动热心公益、公信力较强的“五老”人才和专业人士加入社会监督员队伍,目前队伍扩大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麦润金等12名成员,并组织到大涌镇安堂社区等典型镇村实地调研,就新农村建设和隆都风貌文化提升示范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老干局则强化建设“晚晴人才库”,组织政治素质高、具有专业特长和奉献精神的老同志踊跃参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形成《中山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设计研究》等项目课题。
广泛凝聚公益乡情
发挥统一战线、群团组织、慈善机构等渠道优势,聚焦发展问题,动员民营企业家、港澳台侨企业和广大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这是中山市社会力量协作专班工作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去年中山市社会力量协作专班策划推进全年度“智助博爱”“健康中山”“万侨助万村”“百家侨企服务行动”“乐为”“工会送温暖”“艺起乡村行”“美丽家庭”建设等一系列“同心汇”服务品牌建设,开展社会服务642场次,服务群众2.5万人次,切实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市总工会发放“送温暖”各类慰问金648万元,慰问4161人次,消费帮扶金额960万元,惠及群众45324人次;市妇联支持广东大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开展创建工作,年内成功被评为第十四批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有序核定200户美丽庭院;团市委组织“河小青”“山小青”活动超1600场次,种植“青年林”57片超4000棵树苗,参加青年超1.8万人次。
与此同时,市委统战部发动各镇街引导侨企、港澳和海外爱心人士加大捐赠支持力度,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全市涉侨、港澳捐赠超3000万元。金鹰亚洲集团捐款500万元用于石岐街道苏华赞医院总部经济区医疗中心第一期建设。以美丽侨村建设、侨房保育与活化等为重点,推进华侨文化与乡村振兴事业有机结合,开展文旅产业试点探索,打造南区曹边、沙涌、寮后等一批特色精品村,举办“根魂梦·家国情”中山市侨界慈善音乐会等活动筹集侨界善款,打造“最美乡愁”示范。11月“华侨活动日”组织在沙溪开展“侨助百千万共建绿美中山”植树活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退休侨务老同志及市委统战部机关人员等50多人共同挥锹铲土、扶苗植树,共栽下一片象征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同心树”。
“我们引导各镇街发动属地力量支持我市高质量发展。经初步统计,各镇街发动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捐款捐物服务当地民生建设,其中东凤、小榄、沙溪、南头、黄圃、坦洲动员各界力量认领属地帮扶成效较显著。”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东凤镇凝聚社会贤达、热心人士,筹集善款到账3042万元捐助东凤二中重建。澳门中山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萧顺轩捐赠346.5万元资助沙溪困难大学生并建设濠涌小学、虎逊小学。小榄发动澳门乡亲冯小龙、香港乡亲胡智荣等热心乡贤捐助392万元建设益隆村委会、永宁中心小学球场、圆榄山文化公园、(英国乡亲杨广中祖宅改造)谦纯科教艺术中心等项目。南头社会力量筹捐413万元支持“五人飞艇赛”等非遗文化事业发展。坦洲镇34家民营企业联合捐款156万元为中小学校补充96台教学一体机。社会力量有关捐赠资金以慈善万人行、定向帮扶等渠道投入到教育设施、医疗扶病、困难帮扶、助老助学、民俗文化、乡村振兴、道路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