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星期六
民革中山市委会:将公园城市理念提升为城市发展战略
时间:2023-02-07

微信图片_20230207151209.png

市政协常委、民革中山市委会副主委周礼坤代表民革中山市委会发言

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我市比较重视公园与生态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然而,对照成都、杭州等先进城市,我市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生态理念没有系统贯彻,城市公园、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公园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公园绿地覆盖率低;公园规划建设统筹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整体建设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绿化管护力量不足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理念,以公园城市引领城市发展

公园城市追求城市在宜居、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在公园中营建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确立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将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将其作为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统筹领导机制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全域统筹公园城市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统筹联动,市政府专门成立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自然资源、住建、文广旅、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各镇街成立镇街指挥部,上下联动,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三是成立公园城市局,承接公园城市的新增职能,进一步提升公园城市战略的落实能力。四是制定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分解任务到各相关部门和镇街,并抓好落实。

三、推进立法,创新建管机制

一是加快公园城市建设相关立法,出台《中山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中山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规,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系统的法律、政策保障。二是建立完善市、镇(街)、社区三级公园管理体系,从年度预算中落实一定资金作为全市公园以奖代补管护资金,充分发挥市级资金的杠杆和激励作用。三是将公园绿地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全市考核,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加大要素支撑,强化技术人才资金保障

借鉴成都经验,整合本地规划设计团队,成立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储备,加强人才引入,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平台。鼓励市级技术人员或资源下沉到基层镇街,鼓励国企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下沉到基层镇街。重大平台如翠亨新区、民众产业园等,要充分结合土地整备工作,利用后发优势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实现公园建设提升区域价值和土地出让价值的正向循环。

五、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公园城市格局

一是完善公园城市规划体系。根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设一座全域公园城市”的目标,编制《中山市公园城市发展规划》《中山市公园和绿地体系专项规划》等,将公园城市理念全面融入上述规划以及控规、城市设计等各层次规划设计。在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及民众产业新城等新发展区域打造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二是优化现有生态格局和公园绿地结构。构建以城市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广场、防护绿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农业公园为主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结合绿道碧道、城市广场、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绿化建设,提升公园绿地的均好性。

六、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效能

提升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品质。在新建设区,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准布局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在旧区,结合“城市双修”,完善生态系统,增加城市公园绿地。加快推进市级、组团级大型公园以及镇街公园建设进度,补齐公园建设短板。通过屋顶公园、口袋公园等创新方式提升小尺度空间品质。通过道路、绿道、碧道、水道将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串联起来,提升公园绿地的体验品质。整合蓝绿空间,以滨水游径为载体,串联城乡临水街区和居民点的生活空间、景区和乡村的休闲空间、配套服务空间等,为河湖水系注入多元功能。

七、创新运营管理,提升运营水平和服务品质

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机制。组建公园城市建设集团,整合全市优质生态资产,提升公司信用等级及自身投融资能力,培育相关产业链。对接社会各类生产要素,在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引入合作伙伴。以财政资金为种子基金,建立公园城市建设基金,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园城市建设,探索开发绿色信贷、生态债券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公园城市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TOD、EOD等发展模式,提升场景构建业态经营整体水平,平衡管理运营维护成本。

公园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可以有效实现生态价值的外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在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过程中,中山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和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公园城市提升为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工改”“治水”、重大平台建设与城市更新等工作,打造生态宜居、产城融合标杆城市,为宜居湾区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