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营造重温光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市委统战部以“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推出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系列宣传,追忆峥嵘岁月,展示我市多党合作的成绩,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七十五载风雨同舟,七十五载肝胆相照。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五一口号”,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普遍而热烈的响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辉煌历程,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自觉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75年风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同奋斗,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民盟与“五一口号”的渊源
中国民主同盟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开始放弃中立,主张进步和正义,逐步向中国共产党靠拢。1948年1月,民盟三中全会在香港召开,恢复了民盟总部,明确表示要与共产党“携手合作”。民盟中央领导人沈钧儒等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他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这些意见,立即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促成了“五一口号”的发布以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月6日,中共中央发表评论,表示愿意与民盟、民革等民主党派“携手前进”。“五一口号”发布后,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在香港联合致电中共中央,表示拥护和支持“五一口号”。中国民主同盟是“五一口号”最早的倡议者之一,同时也是“五一口号”最早的积极响应者。
民盟市委会的历程及成绩
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盟市委会”)成立于1948年,是我市民主党派中历史最长、成员最多的地方组织。民盟市委会现有基层支部20个,截至2023年1月底,我市民盟支部共有20个,盟员380人,平均年龄55.9岁,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85.5%,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比87.4%,所属界别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机关团体等;有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5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3人)。
在民盟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民盟市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弘扬“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民盟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服务大局中凝聚民盟智慧,在关注民生中传递民盟声音,在社会服务中彰显民盟力量,有序有力保证各项盟务工作提质增效,奋力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
五年来,民盟市委会荣获民盟中央授予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荣获盟省委授予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中山民盟盟史馆被正式列为“中国民主同盟(广东)传统教育基地”;民盟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支部荣获盟中央授予“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民盟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支部、民盟中山市教育和体育支部荣获盟省委授予的“教育界别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称号;近10位盟员同志荣获民盟中央授予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组织发展工作先进个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加强学习,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五年来,民盟市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中山实际,开发系列理论学习“微课程”,得到了盟中央、盟省委的肯定和兄弟盟组织的赞誉;充分挖掘民盟中山地方组织在中共中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为中山和平解放共同浴血奋斗的珍贵历史资料,编纂形成20多万字的《中山市民主党派志·民盟卷》;为宣扬中山统一战线的光辉历史,于2019年11月建成中山民盟盟史馆,教育引导广大盟员牢记和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浴血奋斗的历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为了铭记在解放中山过程中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历史,激励民盟后来者,制作了《光辉岁月 我们一起走过》宣传短视频。该视频先后在民盟广东省委、民盟中央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
围绕大局,资政建言取得丰硕成果
五年来,民盟市委会领导班子及盟内界别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中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的各类民主协商会、政务交流等活动近150场。2018-2023年中山市两会期间,共提交了提案建议150多件,其中,民盟市委会提交的《关于加大金融支持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5份集体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关于发展夜间经济,拉动中山消费,提升城市活力》《关于保护和开发步行街历史街区的建议》等10多份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要求政府加快建设三个高地,提升中山城市地位的建议》被列为2019年市人大重点建议。此外,民盟市委会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多篇信息作为高层协商发言素材被民盟中央、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采用;盟员撰写10余篇论文获民盟中央主题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积极奉献,社会服务践行民盟责任
民盟市委会多年来致力于开展以“关注民办教育,关爱外来工子女”为主题的社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界优秀人才资源,定期组织盟内专家在市内外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民办学校开展“名师送教”“桃李支教”等专题活动。
积极参加中山市党外人士“同心·公益周末”“智助博爱”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民盟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母乳喂养、小儿推拿、化妆品安全科普等多形式的宣讲咨询和义诊活动20余次,服务人次达3000余人。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民盟市委会积极响应中共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响应、紧急行动,开展省内外“助力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活动近10次,全市300多位盟员踊跃参与,累计捐款捐物合共2125,872元,其中捐款2068,722元,捐物价值57,150元。十五年如一日,民盟市委会携手中山爱兰基金,坚持每年捐赠不少于100万元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到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开展各类扶困、助学、赈灾活动近20场,截至目前,民盟市委会协助中山爱兰基金累计资助中山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95人,金额达532.12万元;全国范围累计捐赠总金额超过1600万元,践行了“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