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营造重温光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市委统战部以“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推出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系列宣传,追忆峥嵘岁月,展示我市多党合作的成绩,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75年前的重要关头,中共“五一口号”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农工党前进的路。
农工党与“五一口号”的渊源
1930年,农工党第一次干部会议就提出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经过了十几年的上下求索、历经坎坷,直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作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抉择,才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初衷。
1948年5月5日,彭泽民代表农工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联合向国内外发出通电,一致响应中共“五一口号”。6月6日,农工党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又单独发表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对时局的宣言》,表示完全赞同中共的主张。农工党响应“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农工党长期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历史基础,是农工党的先辈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找到的正确道路,也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引导、关心、支持、帮助分不开的,这是历史的抉择,是农工党的新起点。
农工党市委会的历程及成绩
农工党中山地方组织于1983年10月21日成立,首批党员15人。1989年1月21日,农工党市委会正式成立,李浩森同志担任主任委员,刘倩影同志担任副主任委员。
农工党市委会历届主委为:李浩森、黄华裕、麦建章、路铭、张洁莹。
截至2023年4月,全市共有党员291人。15名党员担任市政协委员,1名党员当选市人大代表。
市委会基层组织架构为:12个支委会;6个工委会。
近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农工党市委会坚守初心,传承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坚定地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立足农工党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界别特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出精诚之力,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在中国农工民主党2018-2022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农工党市委会荣获先进集体的表彰。
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
农工党市委会坚持以党为师,坚守合作初心,牢记职责使命,持续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深化理论学习,拓展宣传维度,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举办“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暨党务工作培训,组织党员赴惠州、梅州等地开展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瞻仰革命教育基地,铭记革命先辈伟大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积极建言资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农工党市委会把参政议政作为党派的中心工作,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发展,紧扣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大局积极建言资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成绩斐然。
近5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完成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5件,向市政协提交并立案集体提案53件,120件委员提案,农工党员中的人大代表提出人大建议16件。其中,5件被评为市政协重点提案,6件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6件课题入选市政协重点提案培育选题。共中标省委会课题12件,其中,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黎雪林执笔的《关于抢抓RCEP签署契机,提升我省经济外循环水平的建议》作为2022年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的大会发言,《关于建立深中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作为省委会的书面发言;《关于探索实施‘链长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可控能力》作为省委会集体提案,由省长督办,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
发挥界别优势,调动人才资源,擦亮新时期农工党社会服务品牌
近年来,农工党市委会一方面持续致力于开展以医卫服务为主的专业领域社会服务,党员中的医卫专家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开展多个主题的义诊咨询讲座,充分发挥医药卫生界别智力优势;另一方面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开展助学支教、捐资赈灾、科普培训等多领域社会服务工作,充分调动非公经济、教育、法律等界别农工党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人才资源优势。
新冠疫情期间,在抗疫防疫一线、后方各条战线都有我市农工党员奋战的身影;同时经济界党员则尽己之力,为抗疫防疫捐赠物资。经济工委会为临时封控区内医护人员捐赠240台充电宝,为26名父母在珠海的孩子捐赠一批儿童保暖衣裤,还筹措资金为基层捐赠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企业界农工党员的社会责任担当。此外,为提高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隔离防控意识,降低暴露风险,杜绝工作人员感染的发生,农工党市委会开展了“保护自我 安全防疫——农工党市委会对机关单位志愿者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系列社会服务活动,为机关志愿者开展培训。
用心履职尽责,紧扣中心大局,彰显新时代农工人的责任担当
农工党市委会全力支持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号召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其中联合四支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委员谭小龙自2021年任大涌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以来,为大涌镇的污水治理、“工改”、乡村振兴等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在治水方面,高质量完成未达标水体征地任务,农村生活污水进场施工开工率位居全市前列,污水厂扩容工程前期工作效能位居全市同类工程前列,大涌镇水环境治理排名扭转全市末位困局,2022年全年排名第20名,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3名。
在“工改”方面,梳理工业用地底数,深度调研走访,同时用好“两违”、安全生产和环保组合拳,动员社会力量以“工改”为契机改变落后面貌。南文马坑“工改”项目顺利解决和克服历史遗留问题,驶上快车道。
在乡村振兴方面,稳步推进安堂特色精品村、青岗美丽宜居村建设,2022年成功申报大涌、南文两个美丽宜居村建设,串珠成线,隆都美丽乡村风貌带逐步呈现。推动卓旗山市级郊野公园规划成功立项,着力以规划引领助推环卓旗山风貌带和西江碧道成为中山西岸的靓丽名片。
联合三支委会委员欧凡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两大攻坚战”工作部署,选派至神湾镇锻炼,全力协助神湾镇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
在基层工作期间,深入村居(社区)厂企调研,密切上下沟通,善于创新工作,充分发挥了市直机关干部的优势,在神湾镇攻坚战中表现优秀,为该镇2022年“工改”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打造了全市工改“神湾样本”,并协助神湾镇创造了几个单项“第一”:实现全市首例“多宗归一”、实现全市首例集体建设用地“拿地即动工”、出台全市首批镇级“工改”安置扶持政策。
在神湾镇“工改”专班工作期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并荣获神湾镇2022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神湾镇政府于2023年1月向欧凡基所在单位发出《感谢信》,对欧凡基于“工改”期间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
新征程,再起航。农工党市委会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做好参政履职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智力优势,广泛凝聚共识,继续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履职尽责方面有新作为,摸实情、建实言、出实招,奋力谱写参政报国、履职为民的新篇章。